查看原文
其他

高通与三星的6G专利许可 vs 华为与Sisvel的第三极崛起

黄小莺 企业专利观察 2022-11-02

作者:黄莺


今天,专利许可方面最大的新闻当属高通宣布与三星达成七年的续约,同意将许可协议延长到2030年,Snapdragon平台将为三星Galaxy设备提供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在声明中提到了这份协议涵盖了3G、4G、5G和即将推出的6G。如果确实如声明所述,那这将是全球首份涵盖6G的专利许可协议,不出意外的话,高通在6G时代的专利许可模式和授权费率会依然延续5G的情况,这相当于是变相的宣布了高通6G许可费率依然是3.25%。
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对于苦“高通税”久矣的各家企业来说,也就相当于高通将自己的垄断地位通过合同的方式直接延续到了2030年。
为什么三星在和高通的许可上这么痛快的就签了协议,反而是在与爱立信的续签时,还激烈的打了半年多的诉讼?
主要原因,还是高通太强大了。三星历史上在高通面前没少吃亏,一点便宜没占到,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v 高通反垄断案的一审中,法庭有过披露。
双方上一次续签谈判是在2016年,最终在2018年的协议中,谈成的内容包括三星向高通购买100%的高级基带芯片以其它一些中高级芯片,高通支付三星1亿美元,让三星结束所有的在韩国反垄断机构的反垄断诉讼,让三星“闭嘴”,相当于是封口费。
但2018年协议的许可费率依然没有降低。三星曾在2008年启动的与高通的许可续期谈判中,认为高通的许可费率太高,提出将费率降到1%以下,但被高通拒绝了。
更早的CDMA时代,在双方因为专利费而争执不下时,高通总裁雅各布斯在2001年8月24日曾经致信三星总裁,威胁要终止对三星的芯片供应。而这对于完全依赖高通芯片的三星,显然是不可承受的。
双方在1993年签署的许可费率是,在韩国是5.25%,韩国以外是5.75%。
从这些历史也可以看出,三星对于高通来说,基本是毫无还手之力,这与对战爱立信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当前的专利权人市场,高通是独立一套的许可模式,目前来看,到2030年可能都是“金汤稳固”。
这对于中国广大要向高通缴费的企业,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可以预测的是,在解决完三星之后,高通下一批目标就是没有三星那么长许可周期的短期被许可人,可能会在2024年前尽可能多的完成5G许可协议的续签,从而形成高通5G许可费率的产业接受现实,从而准备即将在2025年,在与苹果许可到期后,双方100%会发生的世纪专利战。
因为足够多的许可协议,对不愿意和高通签署许可的苹果而言,无形中就是一个可比的压力。
与高通处在许可食物链最顶端不同,爱立信和诺基亚虽然在许可上也很强硬,但是与高通相比,还是差了能量级。所以可以认为是专利权人的第二层级。
传统许可阵营中,爱立信与诺基亚之下,就是一些中小专利权人,和NPE了,属于第三阵营。
但是近年来,随着华为、中兴、LG等一批企业转变身份,纷纷从实施人变成许可人,尤其像华为手机业务基本被制裁没了,LG更是放弃了手机业务,使得这些权利人在专利运营上表现出非常强烈的意愿和执行力。
这批企业构成为了第三阵营的佼佼者,基本上已经上升到2.5阵营的位置了。
那这些新晋的专利权人,到底执行怎样的许可政策,对全球专利许可市场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就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在华为、LG和中兴这三件转变身份的专利权人中,LG和中兴都比较低调的在做许可,华为是唯一一家公布5G许可费率,而且高调宣布作为Sisvel Wi-Fi 6专利池的创始会员的,因此可以将华为直接看作是与爱立信、诺基亚并列的第二阵营的人了。
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的专利许可规则与格局,可以说基本会被这四家所左右。


四家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许可收入对比

虽然,从专利许可的营收来看,华为是四家中最少的,但是很可能华为对这个行业的许可规则重塑潜力却是最大的。这一点,我在有关华为5G许可费率和其在汽车上主张组件级许可上的文章《二桃杀三士》中有过分析。

从第二阵营的这三家来看,爱立信、诺基亚早期都由手机业务,也是重要的实施人,但是随着手机业务的衰落,转变为权利人后,采取了仿高通的强硬许可政策,这一点在FTC v 高通案中,对于Avanci的调查部分有描述,包括只对终端级进行许可等,都是在延续高通的强硬立场。

华为出现后,能否对这一格局带来多大改变,是另一个值得关乎的看点,因为华为像爱立信、诺基亚一样,过去一直都是实施人,是要向外缴许可费的。

因此,外界对华为转变身份后,到底会和诺基亚等一样,采取强硬许可政策,还是走出一条不同以往的新路,这是值得关注的。

而这一点,在近期华为与Sisvel共同官宣的Wi-Fi 6专利池的推出中,其主张的许可政策或能近一步看到华为的许可理念。

有关这个Wi-Fi 6专利池的费率0.5美元/unit是否是一个FRAND的价格,目前来看,因为除了公布入池的五家许可人外,还未公布具体入池的专利,所以目前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因为按照日本NGB的报告来看,Wi-Fi 6的SEP专利持有人不在少数,华为、联发科、飞利浦、SK电讯和Wilus加起来应该至少有135个家族(按照Sisvel代理的Wilus Wi-Fi 6有6族SEP,飞利浦和SK电讯至少各有1族来计算),但这些专利家族能够解决多少Wi-Fi 6的专利问题,未来还有多少权利人会加入这一专利池,都还不清楚。

来源:NGB

但从有一点却可以推测出上述列表中的专利权人还有哪些是潜在专利池的许可人。因为Sisvel在公布信息中有这么一句话:

“All participating patent owners have submitted a negative LoA with respect to the IEEE 2015 updated IPR Policy and/or a custom LoA”。

“所有参与专利的所有人都提交了一份关于IEEE 2015更新知识产权政策的否定LoA和/或自定义LoA”。

这是什么意思呢,怎么又扯上IEEE政策了?

如果仔细读一下我之前的一篇文章《高通、苹果、华为上演IEEE专利政策的“反垄断暗战”》,可能就会更清楚一些。

简言之,2015年的IEEE的专利政策对专利权人施加了更多的约束,IEEE是第一个规范FRAND授权费计算方式的标准组织SSO,这次修改虽然得到了当时奥巴马政府时期反垄断执法部门的认可,但却削弱了SEP专利权人执行其专利权的能力,因此遭到高通、爱立信等公司的反对,却受到苹果、英特尔、微软等公司的支持。

目前来看,华为与此次Wi-Fi 6专利池的其它四家对IEEE 2015年政策的立场是相同的,就是声明了不支持(LoA)2015年的政策,也就是与高通和爱立信等公司的立场是一致的。

有关这一点,华为樊志勇在接受《知产财经》的专访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华为和入池的专利权人是支持2007年IEEE政策的。

而从NGB的专利权人排名中,可以大致看到派系的不同,像高通、华为、联发科肯定是持相同的立场,而Intel、LG(不确定)、Marvell/NXP和博通可能是持相同的立场,这样后者基本不可能加入Sisvel这个专利池,而初创的NEWRACOM并不清楚其立场,倒是有可能成为Sisvel这个专利池去争取的。

就像我在上一篇所提到的,华为很有可能会是Sisvel这个专利池的主要规则制定者,这个池从大部分许可规则上来看,与其它专利池并无二异,但是在这个池此次特别推出的LIFT补偿计算来看,确实目前其它专利许可方所不具备的。

而这一点是不是就是华为的贡献,或是华为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就非常值得关注了。

因为,在最近和我交流有关这个LIFT算法的产业人士表示,这个算法看上去非常复杂,从常理来看,不太像是欧洲人的思维方式(算术不好)。

如果这也算是一个理由的话,那可以猜测,这个LIFT背后可能就少不了华为在其中的贡献。

而要读懂华为在专利池方面的许可立场,或许从这个LIFT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这个LIFT的算法非常复杂,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折扣;递延。

也就是通过折扣,来吸引更多的被许可人加入专利池,一方面推进了Wi-Fi 6的技术推广,有利于做大市场,另一方面,通过将支付的费用不断递延支付,前期只需要支付很少的费用,等市场做大了,再逐步提升缴纳的费用,将专利权人的许可费回报与被许可人能否在市场获得成功,二者在之前联系并不紧密的要素,关联起来。

这种思路,估计也只有华为这种做过很多年被许可人的,才会有深刻体会。

像诺基亚、爱立信等,从实施人转变为权利人时,走的是简单复制高通成功模式的路子,身份转变的也很彻底,这之后就完全站在权利人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将许可费收益最大化。

但是从这个LIFT的设计,似乎能看得出,华为可能是想走出一条不同于诺基亚、爱立信当年身份转变后走的那条路的,应该是希望兼顾到被许可人的利益,更多的从促进技术使用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这样的话,许可费率就与诺基亚、爱立信所主张的会有明显的不同。

这一点其实在5G的2.5美元cap的设定中就可以看出来,华为是目前已公布5G许可费率的四家中,SEP持有量最多,但是费率最低的。

但是华为的这种定价策略,目前被业内人看作了两面都不讨好:

对于权利人而言,像高通、诺基亚和爱立信,他们会认为华为的定价使得他们的定价显得不FRAND的了,有点像是华为破坏了行规的感觉。

而从实施人角度,华为没有像其它几家收费那么高,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如果想反诉华为收费不合理,这个2.5美元的价格如果说不FRAND,可能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那还怎样去法院主张。

所以,华为的这种定价策略到底会继续发展成什么立场,此次的Sisvel的专利池就是另一个能近距离再次看清华为立场的试验田。

而其中的这个LIFT或许正是这种理念的荟萃。

常规的专利许可谈判中,实施人一方总是希望要么降低费率、要么拿到更高的折扣。

对于费率而言,目前来看,除非是一对一双边谈判,专利池的形式已经很少有降低费率的可能性(Avanci不仅不降,反而还提高了),剩下的就是能否拿到折扣了。

而past use也被认为是为数不多的可以拿到折扣的地方,但是各个专利池的严格程度也各不相同。像有的专利池相对宽松, 好谈一些,而越来越多的专利池则采取了收紧政策,或是严格执行past use,使得这部分折扣几乎不存在,这样也是为了保持一个公平的环境。

至于Sisvel的这个专利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立场和态度去执行政策,还有待后续这个专利池运营中的实际谈判,甚至是一些诉讼后的结果,才能看得出。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LIFT已经提前将实施人想要和权利人谈判获得的折扣的这个想法都考虑进去了,这样就以一种对各家被许可人相对公平的态度,给出了一套公开的折扣计算方式,各家一样,童叟无欺。

这或许也就避免了,谁强势谁就能得到折扣多,总是“欺负老实人”的传统许可模式的弊端。

当然,这只是从设计者的角度去创新思考的,但事物历来都是有两面性的,当一种新模式出现后,难免就会出现与之对应的对立观点。

也就是说,即使华为或是Sisvel考虑的再周全,是否一定可以解决hold out的问题,可能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对于这种新的LIFT模式,是不是会同步出现与之对应的hold out的类型,都很难说。

所以,LIFT这套全新设计的模型到底能否被市场认可,还需要到市场去真正检验才可以。但可以预见的是,如果没有强力的专利执法,恐怕想要推进还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除了Sisvel要主动起诉外,作为牵头方的华为,可能也要少不了出头去主动发起诉讼,否则的话,这个专利池是很难运转起来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与Sisvel的联袂,更像是专利许可行业第三股力量在“暗潮涌动”。

这是一股与高通,与诺基亚、爱立信都不相同的新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能被市场认可和接受的有多少,是否能对整个许可行业带来更大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扫码加入知识产权精英社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